警惕 | 网络虚假房源如何防 专家教你四招识破它
租房、买房,想搜索一下房源信息,互联网无疑是最方便的了,轻点鼠标,各房产中介发布的海量房源信息就尽在其中,但这也让一些不良商家动起了“歪脑筋”。消费者是否有过这样的遭遇:在网上查询了几套房子,打电话过去咨询,经纪人往往声称卖掉了或无法看到房子,再建议你看看别的房子。近日,房产专家为消费者支招,并传授大家“不可忽略的购房知识”,教大家如何通过房价、图片、税费等关键信息,去发现租房、买房的各种猫腻。
日前,国内租房买房门户类网站58同城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生活服务领域互联网黑产报告》。报告显示,在房屋买卖被骗举报量前十的城市中,人均被骗金额为2560元,其中,尤其以房屋租赁被骗为“重灾区”。不良商家的惯用伎俩是:编造虚假房源,随后以不在本地、身体不便、家庭对出租出售房屋有争议等为由,要求事主先交定金、房租。不少购房者、租房者因粗心大意,往往上当受骗。另一份来自某房产门户网站的数据显示,有67.9%的受访者表示“在网上找房或租房时遇到过假房源”,56.1%的受访者表示“不完全相信网上房源信息”,只有7.2%的受访者表示“相信网上房源信息”。
为何刚发布不久的房源信息,“转眼间”就租售出去了?是房子太好租售?业内人士透露,尤其是一些分类网站上的二手房房源信息,超过五成都有问题,不少是虚假房源信息。这些分类网站之所以这样做,目的就是为了用好房源吸引更多客户,并把这些客户“套”到店里,再借机推荐其他房源,并逐步摸清客户底细。“不少分类网站其实只提供平台,并未履行相应的监管及核实手续,这就给虚假的网络房源信息提供了存在的空间。”该人士透露说。
四招识破虚假房源信息
面对纷繁芜杂的网上房源信息,消费者如何避免被骗被套?房屋租赁专家称,天上不会掉馅饼,消费者其实可以从这些房源信息中,发现暗藏的猫腻。
一、房价、房租低于同区域均价很多
举例:周边房屋均价9000元,这一套无明显缺陷却只要6000元,明显不“科学”。租房类信息也是这样,太低的,一般都有猫腻。
二、看房平台是否承诺虚假房源的赔偿
举例:平台对真假房源的监管非常重要。一般来说,目前租售房的正规网络平台都有向相关部门进行备案,并且会对自身发布信息进行严格监管。
三、图片与房源信息对不上
举例:户型展示的是60平方米两居室,然而,房源图片却显示客厅、卧室等面积都明显超大。
四、房源介绍缺少税费等关键信息
举例:商住两用房涉及税种较多,在房评或介绍中却一笔带过。
业内人士表示,若房源信息文字描述太专业,或是室内图片前后风格不一致,格局、朝向和文字不匹配等,多半是虚假房源。同时,在租售房屋时,最好选择网站上标注有“真房源”“认证房源”等标签的;看房时,要求对方出示身份证件及房产证等,检查信息是否一致;在签约拿到钥匙之前,不要支付任何形式的费用。此外,如果在选房的过程中认为房源真实性有任何问题,可向该网站进行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