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全警示

警惕 | 收钱就拉黑顾客 谨慎网络诈骗的手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7-04-13 来源:中国青年网 【打印】

  收钱就拉黑顾客,谨慎网络诈骗的手法有哪些?小伙网上卖东西收钱就拉黑顾客,23岁男子钟某在网上发布虚假销售信息,收钱后便将对方拉黑,共骗走4人共计2万余元。4月2日,钟某被咸阳警方刑拘,所得赃款被追回。今年1月初,空气净化器成为热销品。咸阳的李先生一直从事空气净化器销售,因货源紧张,李先生便想在网上找些货源,最终在网上找到销售信息。

  “我通过网上的信息和对方微信联系,对方对机器的型号和价格很了解,很专业,所以我也就相信了。”李先生说,“和对方谈好之后,我通过支付宝转账7000元,对方称第二天发货。第二天我又想补点货,再次给对方转了3000元。”

  原本等着对方发货,但一直没见动静,李先生再次联系时,却发现他已被拉黑。李先生随即向警方报案,1月7日,公安秦都分局刑警大队广场中队对此案展开调查。

  民警调取了对方相关账户及取款记录,最终锁定嫌疑人钟某,3月13日,在广东深圳将钟某抓获。

  “钟某今年23岁,是广东河源人,居住在深圳,因手头拮据,再加上那段时间雾霾严重,便想通过网络销售空气净化器诈骗,在一家名为闲鱼网的网站上注册账号,并放入空气净化器图片。一旦对方转账成功,就将受害人从微信好友中删除。”办案民警介绍。

  钟某归案后,民警通过其交易记录发现另外3名受害人。“先后有4人共2万余元被钟某骗走,均是受害人转账后次日,被钟某拉黑。”民警说,钟某归案后,其家属主动赔偿了被害人的损失。

  4月11日,公安秦都分局刑警大队广场中队将2万余元赃款全部返还给4名受害人。“真没想到这笔钱能追回来,很感谢民警,以后自己也得长点心眼。”李先生说。目前,因涉嫌诈骗,钟某被咸阳警方刑拘。民警提醒,微商等快捷营销,支付方式多是买家直接将款打给卖家,交易风险较高需警惕。

  网络诈骗的手法

  假冒好友

  诈骗手法:骗子通过各种方法盗窃QQ账号、邮箱账号后,向用户的好友、联系人发布信息,声称遇到紧急情况,请对方汇款到其指定账户。网络上又出现了一种以QQ视频聊天为手段实施诈骗的新手段,嫌疑人在与网民视频聊天时录下其影像,然后盗取其QQ密码,再用录下的影像冒充该网民向其QQ群里的好友“借钱”。

  防范:遇到此类情况,头脑中务必多一根弦,及时通过电话等方式联系到本人,确认消息是否源自好友或联系人,避免上当。

  网络钓鱼

  诈骗手法:“网络钓鱼”是当前最为常见也较为隐蔽的网络诈骗形式。

  所谓“网络钓鱼”,是指犯罪分子通过使用“盗号木马”、“网络监听”以及伪造的假网站或网页等手法,盗取用户的银行账号、证券账号、密码信息和其他个人资料,然后以转账盗款、网上购物或制作假卡等方式获取利益。主要可细分为以下两种方式。

  一是发送电子邮件,以虚假信息引诱用户中圈套。诈骗分子以垃圾邮件的形式大量发送欺诈性邮件,这些邮件多以中奖、顾问、对账等内容引诱用户在邮件中填入金融账号和密码,或是以各种紧迫的理由要求收件人登录某网页提交用户名、密码、身份证号、信用卡号等信息,继而盗窃用户资金。

  二是建立假冒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站,骗取用户账号密码实施盗窃。犯罪分子建立起域名和网页内容都与真正网上银行系统、网上证券交易平台极为相似的网站,引诱用户输入账号密码等信息,进而通过真正的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系统或者伪造银行储蓄卡、证券交易卡盗窃资金。还有的利用合法网站服务器程序上的漏洞,在站点的某些网页中插入恶意代码,屏蔽住一些可以用来辨别网站真假的重要信息,以窃取用户信息。

  防范:遇到此类情况,首先不要在网上随意填写个人资料,开通网上业务前应前往正规银行索要资料,登录正确的网页办理业务,避免上当受骗。 

  网络托儿

  某知名汽车专业论坛上,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些帖子。先罗列一些市场上比较烂的汽车牌子,弄个嚼头譬如:2012十大烂车排行榜等等,逐个对名单里面的汽车进行批评,而且出口毫不留情,彷佛很为广大车迷着想,令看者心惊胆战。

  然后会有一堆人跟帖顶起,附和楼主观点,等帖子的热度一上来,就会有人忽然问:XX牌子的汽车怎么样?有人用过吗?

  接下来又有一大堆人上来介绍该牌子的好处、使用心得等等。

  看到上面这样一个帖子,很多不明就里的人都容易上当。其实,帖子里面的大部分人都是“托”,先贬低一部分汽车牌子,引起读者同感,然后借机宣传自己的牌子。

  网银升级诈骗

  警方通报:目前全国最新型的电信诈骗犯罪,是利用“××银行E令行卡过期”、网银升级、信用卡升级、网银密码升级等虚假信息实施诈骗。犯罪分子利用××银行网上转账只需输入常规静态密码及E令(××银行网银客户持有的动态密码显示设备)的动态口令,无需USBKey(硬件数字证书载体)的特点,通过发送“××银行E令过期”等虚假短信息,诱骗受害人登录与××银行官方网址(www.×××.cn)相似的“钓鱼网站”,从而窃取受害人的登录账户和密码口令。一旦得手,犯罪分子迅速通过网上转账将受害人账户内的资金转走。

  当受害人发现账户资金被盗时往往已错失破案时机,加之多数民众对这种新型的诈骗犯罪手法尚不了解,防范意识和能力很低,极易上当受骗,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此种犯罪手法的诈骗短信示例:“尊敬的网银用户:您申请的××银行E令行卡即将过期,请尽快登入www.×××××.com进行升级。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银行)”

  由于诈骗网站大都在境外,接到举报后要关闭该诈骗网站往往需要一定周期,且犯罪分子经常变换域名和IP地址,以逃避打击,因此请广大市民一定提高警惕。

  警方提醒,如接到类似的诈骗信息,请及时拨打110报警,或向12321举报中心举报,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电信诈骗变种

  据警方调查,传统电信诈骗手段嫌疑人一般冒充电信局等工作人员谎称事主电话欠费,然后转向冒充的“公安人员”,谎称事主身份信息被冒用并实施诈骗:

  1.有些嫌疑人拨打事主电话时冒充114工作台,来电显示电话号码为114;

  2.嫌疑人谎称事主医保卡在异地药店买药消费,已经“不能用”,进而告诉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接着实施诈骗;

  3.嫌疑人自称是快递公司工作人员,称有两个邮件一直没有送到,邮件是公安分局发的,主要内容是信用卡欠费已经被法院起诉,还牵扯到一个几千万元的金融案件,进而实施诈骗;

  4.嫌疑人在告诉事主电话欠费的同时,告知事主电话欠费是假的,实际上事主的信息泄露有可能卷入案件,建议做一个金融保单,进而实施诈骗;

  5、冒充黑社会诈骗。警方通报,传统方式中,嫌疑人一般发短信冒称“东北黑社会李大龙”实施诈骗。新手段中,嫌疑人直接打电话冒称是“二秃子”,并告知事主得罪人了,有人要取事主的手腿,接着称只要汇款就告诉事主指使人是谁并且不再找事主麻烦。嫌疑人一般自称东北人,外号叫“刘老四”、“四哥”等,此类手法为以前手段的演变。

  
  
  

 

  

咨询电话:020-87100100(工作日8:30-11:30,14:30-17:30)

邮箱:gdswxb-gd12377@gd.gov.cn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91319号 主办:广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