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广东开展“安网”行动严打整治网络犯罪

发布时间:2017-05-15 来源:中国警察网 【打印】

图片说明

(民警在清点涉案物品。 龚剑锋 摄)

  记者9日从广东省公安厅获悉,今年以来,广东公安机关部署开展严打整治网络犯罪“安网”专项行动。3月下旬,在公安部的协调指挥下,省公安厅部署全省19个地市公安机关在境外多个国家和福建、广西、海南、上海、湖南、湖北、云南等十几个省份同步开展“安网1号”“安网2号”专案收网行动,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90余名,破获案件740余起,初步查明涉案金额1亿余元。

  严打以网络兼职为名实施诈骗犯罪

  据介绍,去年以来,广州网警发现以刷单、刷信誉为名进行诈骗的警情上升。诈骗团伙通过广告推广公司、人员,推送QQ、搭建网页,在互联网上发布相关的虚假网络兼职刷信誉信息。受害人根据诈骗团伙的指引,从小单到大单在卡商平台购买虚假商品,意图赚取佣金,结果到一定金额大单时,返款无法到账,诈骗团伙消失。与此同时,深圳、韶关、清远、珠海等地相继接到在校大学生被以网络兼职刷单、刷信誉为名进行网络诈骗的报警。

  广东省公安厅迅速成立专案组,对全省网络兼职诈骗犯罪线索进行集中梳理,并将打击网络兼职诈骗犯罪列为“安网1号”专案。经过缜密侦查,相关犯罪团伙的组织体系和犯罪网络基本查清。在锁定相关犯罪证据后,今年3月下旬,在公安部协调指挥下,专案组部署全省19个地市公安机关在境外多个国家和福建、广西、海南、湖南、云南等地同步开展集中收网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180余名,破案740余起,缴获一大批涉案物品,1600余个涉嫌用于诈骗的微信、QQ号码被查封,初步查明涉案金额达550余万元。

  查处虚假期货交易平台类诈骗

  在“安网1号”取得重大战果的基础上,广东公安网安部门继续加大打击网上违法犯罪活动力度,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网上投资诈骗违法犯罪活动展开凌厉攻势。

  2016年4月,广州警方接到群众孙某报案,称某投资公司利用一款期货软件,以“合作炒股、做现货”的方式,在半个月内诈骗自己11万余元。公安机关侦查后,发现一个利用互联网架设虚假期货现货投资平台实施网络诈骗的犯罪团伙。该团伙向平台设计公司购买虚假平台,再通过互联网发展各级代理,由代理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对事主进行精准的投资虚假宣传,并冒充“专家”利用QQ群、视频直播等方式推荐“内幕消息”,最终诱骗事主登录平台进行“投资”,并通过修改平台参数,控制行情升跌的方式实施网络诈骗。

  案情上报后,广东省公安厅与广州市公安局迅速抽调警力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专案组经缜密侦查,摸清了该犯罪团伙的组织架构、作案手法。经查,该团伙有成员100余名,涉及平台设计公司1家、投资期货公司10余家,涉案人员遍布广东、上海、广西、湖南、湖北等地。在掌握其犯罪事实和犯罪证据后,今年3月下旬,在公安部的协调下,专案组在上海、湖北、湖南、广西以及广州、东莞等地同步开展“安网2号”收网行动,摧毁窝点10余个、抓获嫌疑人100余名,包括犯罪团伙核心成员在内的20余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初步统计涉案金额约1亿元。

  据介绍,“安网2号”案件具有犯罪手法欺骗性强、犯罪过程链条式运作、社会危害性较大等特点。此类不法期货现货投资平台仿真度高,仅凭观察难以分辨,有的甚至还获取了政府的批文。受害人无法了解平台后台的运行状况和实际仓储情况,任由犯罪团伙修改平台参数,控制行情升跌。犯罪团伙主要有“股东”“分析师”“操盘手”“代理商”“业务员”这5类人员构成,采取公司化运作,角色分工明确。交易平台的总部人员包括“股东”“分析师”“操盘手”,他们并不直接和客户发生关系,而是招揽“代理商”,由“代理商”的“业务员”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精准发展客户。在此类案件中,受害人少则损失几千元、多则几百万元。有些人甚至还抵押了房子,拿出退休金来投资,结果血本无归,严重破坏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广东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广东公安机关将继续深入开展“安网”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黑客攻击破坏、网络诈骗等突出犯罪,以及为网络犯罪提供“黑接入”“黑卡”“黑应用”“黑网站”的企业、人员和提供计算机漏洞、木马程序、肉鸡跳板的黑客。公安机关将坚持打防并举,以关系国计民生行业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党政机关等部门的政务网站为重点,大力加强对网络风险隐患的排查整改,确保网络安全稳定运行。同时提醒广大群众,投资需谨慎,网上有陷阱,天上不会掉馅饼,发现上当受骗要及时向警方报案。

 

 

 

 

咨询电话:020-87100100(工作日8:30-11:30,14:30-17:30)

邮箱:gdswxb-gd12377@gd.gov.cn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91319号 主办:广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