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信事业新成就】这一年,广东网信事业发展画出了这样一个圆……
2016年4月19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016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
一年来,广东扎实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以人民为圆心,以总书记4·19讲话精神为半径,画出一个网信事业发展的同心圆。
这个圆以人民为中心 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
习总书记强调,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广东“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生于“互联网+”技术的共享单车,方便民众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受到人们的欢迎与喜爱。据统计,目前广东多个地市有共享单车入驻,仅广州就有超过40万辆共享单车,注册用户超过450万,日均使用量达200万次。为更好推动共享单车发展,广州市交委规划设置自行车停放区,规范和约束用户骑行、停放行为,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在方便人们就医上,广州市互联网医院为老百姓提供智能“互联网+医疗”服务,病人通过网络求诊全国专家,足不出户便能享受远程会诊、电子处方、送药上门等服务。
在教育上,华南师范大学顺应“互联网+教育”趋势,成立“青网工作坊”,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自主开发表情包、微视频等互联网产品,在“寓教于乐”中传播主流价值观……
这个圆以民意为中心 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网络民意是政府工作的一面镜子,反映领导干部工作落实情况和民众接受程度。习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十八大后,各领导干部的大胆“触网”,逐渐成为高效便捷的工作方式。系列政务网络平台的搭建不仅拓宽了收集和反馈民意的渠道,还创新了政府处理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的思路与路径。
微博、微信是广东“互联网+政务”新媒体发展的重要平台。截至2015年底,广东省政务微博总量达到12240个,取代江苏成为政务微博第一大省,广东政务微信公众号达到1772个,规模位列全国第一。其中惠州政务微博发布厅在新浪微博平台粉丝将近200万,发布的微博超过25万,构建起“快速联动,高效互通”的政务新媒体矩阵工作格局。在发布形式上,政务微博宣传手法灵活多样,运用时下流行的短视频、直播等手段,大力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
此外,政务自媒体也大行其道。以南方+客户端为例,其极具政务服务特色的南方号“大V”云集,地市厅局纷纷入驻,为群众提供详细周到的一体化政务服务。
这个圆以人才为中心 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人才也来自于人民群众。正如习总书记所言,“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高精尖人才是网信事业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基础和保障,必须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完善的福利保障,吸引、培养和留住高端人才。
广东近日印发《关于深化我省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就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创新,被认为是一个站位高、力度大的好政策。站位高,瞄准“高精尖缺”类别;力度大,给予单个团队最高1亿元资助。这个《实施意见》必将为广东建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加快建设广东人才高地汇聚动力。
而在各个地市,则因地制宜各出其策。
深圳进入人才吸引3.0时代,不仅放宽人才落户条件,取消年龄限制,还通过各种评选、竞赛,在本土发掘和培养创新人才。
中山开通“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园”网站,运用互联网思维整合全市各部门碎片化人才资源和服务,提供周全到位的人才服务保障,打造吸引人才的强磁场。
“随时以举事,因资而立功,用万物之能而获利其上。”值此习近平总书记4·19讲话一周年之际,回顾这一年来广东网信产业发展,我们可以期待,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导下,南粤大地上这个网信事业同心圆面积将不断扩大,也能继续增进广东人民的福祉,让广东人民有更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