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元实践织密安全网,筑牢青春上网安全防线——广州市深化“四个一”常态化机制,长效守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全方位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深入开展“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今年暑假以来,广州市开展了一系列未成年网络举报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研学实践+互动科普+专题授课”等多元形式,近千名青少年和家长参与其中,为未成年人暑期撑起网络安全“防护伞”,着力推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从“暑期集中攻坚”走向“全年长效守护”。
一、组建“一盘棋”——未成年人网络综合治理共同体
一是加强上下联动。加强与教育、卫健、团委、妇联、科协等部门常态化联系,形成多部门协同合作的良好局面。加强与11个区委网信办合作,联动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相关的活动。定期交流经验做法,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参与2025年广州市民生实事之一“星光计划——促进乡村少年儿童素养教育提升”项目,广州市举报中心成为“星光伙伴”,聚焦乡村少年儿童网络素养提升,构建全社会参与的乡村校外素养教育新生态。二是强化社会协同。加强与属地重点企业、互联网企业合作,联动开展涉未成年人网络举报宣传、科普辟谣、研学实践、网络监督志愿服务等活动,今年共开展10余场活动。打造网络生态治理基地,指导成立广州市未成年人网络生态治理基地等5家基地,该基地自成立以来,积极探索整合各方力量推动未成年人网络生态治理的有效路径,开展未成年人保护系列品牌活动,打造网络素养教育“家校社企”协同育人模式。
二、打造“一堂课”——分层分级网络素养课程包
一是自主研发课程。广州市举报中心联合广州市少年宫、高校、属地重点互联网企业,自主研发涉“未成人网络保护”“网络欺凌”“网络诈骗”“网络辟谣”“个人信息保护”等讲授类课程,以及“网络安全训练营”“AI音乐谱曲”“AI图片制作”等体验互动类课程,共计10余门。课程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以及实际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网络安全知识。此外,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网络安全训练营”中,学生们可以亲身体验如何识别网络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二是培养志愿讲师。网络素养类课程面向大中小学生授课,倡导亲子共学,培养志愿者成为讲师,建立师资库和课件库,本年内已覆盖学生家长超过1万人次。课程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同时,为了确保课程质量,所有讲师都经过严格筛选和专业培训,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三、开展“一系列”品牌活动——让网络保护“潮”起来
暑假期间,广州市倾力打造“清朗广州”工作品牌。一是开展3场“清朗广州·e企筑梦”暑期研学活动,开启网络安全探索之旅。广州市举报中心分别前往三七互娱、阿里UC、趣丸科技举办了3场研学活动,带领亲子家庭走进互联网企业,近距离感受网络科技的魅力。广州市举报中心和企业的讲解员结合企业实际案例,深入地向孩子们讲解网络安全知识,让他们对网络安全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理解。二是开展“清朗广州·守护童心”系列活动,精心制作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宣传展板在广州市少儿图书馆、广州青少年科技馆、番禺区党群服务中心展出。持续开展多场以“防治网络暴力”“防范网络欺凌”为主题的数字公民小课室系列讲座,提升少年儿童的网络素养。课堂上,老师们通过播放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和真实案例,向孩子们揭示网络暴力的危害。既提升了未成年人对网络暴力的辨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也为家长提供了引导孩子健康用网的实用方法。三是联合广州市科协开展“清朗广州·科普一夏”青少年网络素质科普宣传日活动,活动以“数网智学行・青春创未来”为主题,采用“互动体验+主题讲座”模式,吸引近千名青少年及家长参与,五大特色展区成网络安全科普“人气阵地”。同步开展《网络星球大冒险》体验课,40余组亲子家庭在轻松互动中提升网络素养,以“寓教于乐”的科普方式,打破了未成年人对新型网络安全知识的认知壁垒。
四、搭建“一队伍”——网络监督志愿服务总队
依托全市深厚的志愿服务传统经验和管理基础,积极从高校青年学生中招募志愿者,并建立9支企业分队,现有志愿者人数超过500人,广泛动员积极参与网络谣言治理,持续开展志愿服务专项行动。志愿服务总队通过“志愿服务进社区”“科普活动进基地”“公益课堂进校园”“研学活动进企业”“助力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等多种方式,增强网民对网络谣言等有害信息的辨识能力和举报意识,自觉抵制网络谣言,进一步提升网络举报和辟谣工作的社会知晓率和公众参与度,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从企业研学、展馆科普到专题课堂,广州市暑期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系列活动,始终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协同+家庭参与”的理念。未来,广州将持续联动企业、学校、家庭,推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常态化,以“法律监督+行政监管+社会共治”创新治理模式,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更安全的网络环境,不断织密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防护网,筑牢青春上网的安全防线。


